手机网站优化排名有哪些SEO技巧?手机网站SEO优化方法有哪些?
處於風口浪尖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如期迎來了監管大棒。9月4日,央行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以及保監會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表示,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立即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對於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不過,業界表示,清退代幣並非易事。
ICO業務被叫停
央行等7部委發布的《公告》中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各類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對於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金融管理部門將提請電信主管部門依法關閉其網站平台及移動App,提請網信部門對移動App在應用商店做下架處置,並提請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此外,《公告》要求,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代幣發行融資交易相關的業務。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ICO之前就已經被定性。9月2日,有消息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市金融辦(局),發布了《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明確ICO本質上屬於未經批準的非法公開融資,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募集資金,部分主體涉及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監管風聲趨緊的影響,融資額排名前三的平台均已暫停了ICO業務。9月4日下午,ICO365平台宣布業務暫停,這也是第三家宣布暫停ICO業務的ICO平台。再次之前,包括ICOINFO、比特幣中國、ICOAGE在內的多家平台均已主動暫停了ICO業務。根據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數據,今年上半年融資金額前三位的平台分別為: ICOAGE、ICOINFO以及ICO365平台。
《公告》發布後,ICO項目集體暴跌,截至9月4日18時,幣久網ICO項目均呈近直線下跌。據統計,跌幅逾40%的有8家,跌幅30%—40%的有9家。
一夜暴富背後的風險
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聯合7部委的監管政策十分嚴格。資深數字貨幣研究員肖磊表示,這個政策確實相當於“一刀切”,基本取締ICO業務。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ICO的泡沫蘊藏著巨大的風險,被納入監管的框架並不令人意外。在他看來,短期內來看,在公開渠道、合規渠道應該是被取締了,ICO領域的確問題多、隱患多,短期內不存在力爭清白的空間。
實際上,ICO的最初功能,是為區塊鏈相關初創企業募集資金,以太坊是最成功的例子。2014年7月,以太坊團隊創建以太坊基金會,進行了為期42天的創世紀預售,共發行7200萬以太幣,累計募集3.15萬個比特幣,以當時比特幣市價計算,約合人民幣1.14億元。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此前有一個名為“小蟻股ANS(後更名NEO)”的ICO項目,最初發行價為1元/個,曾在短短幾個月內暴漲200餘倍,據聚幣網顯示,NEO最高曾達到339.51元/個。
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了《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麵向國內提供ICO服務的相關平台43家,完成的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在ICO的參與者中,除了私募等機構,相當數量的參與者都是普通公眾。
業內人士曾分析稱,ICO項目可以有如此規模,一方麵因為ICO領域低門檻,易入手,且利益巨大。一位互聯網金融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說:“很多炒幣的投資者,沒有任何投資經驗,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暴跌或大熊市,並且這些人容易被所謂的行業人士洗腦,覺得ICO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唯一機會,所以他們很樂觀。”
另一方麵,監管方麵對ICO領域監管的法律法規仍處於欠缺狀態。薛洪言表示,ICO的主要問題在於,因為門檻太低且沒有監管,在創富效應激勵下,逐步演變成為不法分子非法集資和進行金融欺詐的手段,呈現出明顯的泡沫化特征,對人們的財產安全帶來很大的潛在威脅,必須要進行整頓和處理。
清退代幣不易
對於已經參與ICO項目的投資者而言,怎麽清退ICO,對他們的影響又如何?
《公告》明確指出,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公告》發布後,已有平台表示將開始清幣業務。9月4日,藍海數幣資本表示,根據《公告》要求藍海數幣資本將按ICOINFO正常流程退幣。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清退並不是件易事。肖磊表示,如果代幣已經上市交易,很多投資者就已經賣掉了,再清退的話相當於投資者要再把代幣買回來返給ICO方,而ICO方要把募集到的比特幣、以太坊等再返還給投資者,這個過程不太現實,因為雙方都有可能把各自獲得的幣給變現了。但一些還沒有上市交易,剛剛做完ICO的項目,完全可以清退。如果不能清退的,損失肯定是投資者自己承擔。
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颯表示,已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且尚未發行代幣者,請將募集的幣,發還原參與人,一一核對,防止出現漏還。如簽署電子合同或書麵合同的,按照合同約定,解除合同或履行違約責任。另外,因“政策巨大變化”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並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
部分投資人依舊看好ICO。一位ICO投資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我還是十分看好ICO領域的前景,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對於之前購買的ICO項目沒有受到影響,等著清退就行。
比特幣大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投資ICO的主要方式,比特幣在《公告》發布後的數小時內出現暴跌,截至9月4日18時,比特幣最低價跌至2.6萬元/個,單日跌幅達3000元/個。
肖磊認為,比特幣此輪大漲,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ICO創造出來的需求。如果沒有這個需求支撐,可能還漲不了那麽多,因此目前這一輪監管對比特幣的影響將持續,因為中國是ICO的主要市場,中國監管ICO,對比特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另外,薛洪言也表示,比特幣的暴跌主要是受ICO政策的影響,一方麵是ICO暫停會直接降低比特幣和以太幣的需求;另一方麵,從《公告》內容來看,監管對虛擬貨幣的態度並沒有明顯改觀,甚至短期內監管從嚴,對市場信心有比較大的影響。
OKCoin幣行分析人士認為,《公告》主要針對ICO代幣市場,很多沒有實質性產品項目的代幣價格可能發生大跌,但對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加密數字代幣市場直接影響不大,即使有,也是短期影響。長期看,比特幣的價格受共識價值的影響。另外,目前ICO的不健康發展和泡沫化嚴重的現象,讓不了解行業的投資者混淆了區塊鏈技術、加密數字代幣、ICO代幣的區別,也給投資者帶來認知和投資誤區。監管機構對於ICO的監管以及引導其健康有序的發展有利於區塊鏈行業以及數字資產行業更好的發展。
最新留言